Feeds:
Posts
Comments

2010年三季度,深圳的物价赶超了香港,风行了30年的“港人北上”变成了时下的“深人南下”扫货,深圳的工资尚未与香港接轨,物价已然先行。目前国内的社会,一面是富二代官二代们为奢华特权而张扬,一面是百姓们为油盐酱醋涨价而怅然。在这个拼爹的时代里,在强劲的CPI和房价之下,我们,曾经以反叛自我与梦想著称的80后,现在还剩下什么?

前些天我问人:你欣赏我什么?答曰:“周围的同龄人都只想着自己的小生活,而你还能想着为社会做事,还想着自己的理想。”转问周围,人附:这马屁拍得真好。说实话,虽然有些怀疑,但我的确很舒服欣慰。坚守了这么多年理想与信仰,大多数时间的伴侣只是孤独和隐痛。

理想?好久没和人谈了。为了理想,我奋斗,我坚持,我一路走来,走到今日。为了理想,我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得到了一些人的羡慕,失去了一些人的理解。痛苦与快乐交替着经受,成与败,荣与辱,欢与悲,聚与散……只是我从未放弃,从未堕落;我原以为,自己可以超脱世俗。

一封邮件飘然而至,是机票行程的确认。那是为公司庆典聚会而准备的美国往返机票——一张超过10万港币的头等舱往返机票;随之而来的还有五星级酒店行政套间的确认。惊诧之余仔细确认了数字后,我哑然:我也是世俗的,金钱也能让我快乐。也许,这一点,我近期才发现。也许,这标志着我的成熟,我明白了我的理想必须要以金钱作为支撑。于是我的理想的第一阶段,变得更简单更世俗——金钱和权力。

为了在社会上出人头地,我们选择改变,选择适应,选择迂回;因为只有融入,才能被认可;只有被认可,才能成功。但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推动,在融入并成功之后,我们更需要超脱——超脱钱权欲之俗,超多小我之私。

《明朝那些事》中,有这样一段话:将来你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得到很多,也会失去很多,但无论如何,有两样东西,你绝不能丢弃,一个叫良心,另一个叫理想。

80后的我们,希望在金钱权力与欲望面前,终能保持一份曾经心底对理想的高尚和追求。世界是他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我们的。

谨以此文自勉。

-2010年11月,于中国香港-

公元2010年10月1日国庆节晚,嫦娥二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升空了;可喜可贺。

虽然我也不喜国进民退;但国进,若进在国力、进在科技,而不进在腐败,还是让人振奋的。我们的国家机器和领导人们,并不仅仅在作秀,还是做了一些大实事的。自古及今,凡大事业必不拘一格,打破传统,继往开来。一将功成尚须枯零万骨,何论大国兴荣?

作为个体,我无法创造历史,无法选择时代;但我可以选择顺应历史潮流,可以选择在时代中做到卓越。人类社会一直是向前发展;每个时代都有它或明或暗独特的规则;符合规则行事,个体能走向成功,整体能继续前行。

金融危机之下,周遭都很迷茫;越是迷茫的时候,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洞悉未来;因为迷雾终将过去,时间会将条理慢慢理顺。届时,相时而动:未来若是国退民进,我便创办公司;若是国进民退,我亦将顺势而动。而在此刻社会迷茫之际,先积累好一般等价物以图日后发展吧。

初九,潜龙勿用。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2010年10月 于中国香港-

公元 2010年7月30日,钱伟长先生,与世长辞了。9年前,作为清华教育的开端,这个名字在甫入校门时就深深震撼了我;“钱伟长”,从清华园而始,经历了加美后又回到清华园。

说清华园是影响钱伟长先生一生的地方;青年时候弃文学理在清华园;中年之后文革批斗也在清华园。我看来,清华园对钱先生的影响当是经历了踌躇满志与岁月沧桑之后,依旧守护着理想,在上海大学不拿工资与住房的追求与付出吧。

钱先生,你的学问与德行,影响了很多人;今辞世之际你又无意中给一个在名利场逐鹿的孩子留下了心灵的震撼与潸然的眼泪。与钱先生相比,我是幸运的,钱先生从美国回来经历了文革,而我仅仅经历了文化的冲突;我是渺小的,钱先生在文革之后依旧没有回到美国,而我在冲突之后转而暂来香港。对伟大的人,我只有崇拜。

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这个世界上,除了物欲、权欲、性欲之外;还有一种欲望,叫奉献与付出。

在这个谈高尚即被冠以“虚伪”的时代,在这个理想一定要与金钱挂钩的时代;我还是要大声地说:名与利重要,要争;但这个世界上,有更多比名与利重要的多的东西,比如——理想。

钱先生,这是你给我带来的最后的伟大的财富。缅怀钱伟长先生。

昨日一位新加坡的老朋友与他老婆一起来香港出差,时隔四年后,又在不同的地方重逢,很亲切;世界也真是小啊,呵呵。以往我们一直用英文交流,昨日刚知道原来他在生活中也多用中文,哈哈,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聊天之中,方觉原来中华文化如此根深,以至于新加坡华人与中国的文化差异如此之小;相比之下,我这个美式思维的中国人反倒成了例外。

Q: 新加坡买房子贵吗?你们如何买的房子?

A: 房子很贵;买的公屋(经适房),70+平米,贷款近30年。(二人收入在新加坡至少属于中产阶级)

Q: 你们婚礼是西式的还是中式的?

A: 白天西式,在教堂里举办;晚上中式,摆酒请双方的亲朋好友。

Q: 你们双方父母干涉你们的生活吗?

A: 父母还是很干涉的,我父亲还经常问我:你干这个了吗,干那个了吗?现在政府一直鼓励新婚夫妇前几年不要与父母住在一起(英明啊!)除非万不得已,生了小孩,没有房子,再考虑与父母同住。

Q: 你们与对方父母常发生矛盾吗?

A: 没有,我们父母比较开明。但是很多时候,作为子女的我们也这耳朵听,那耳朵出。(原来华人都一样……)

Q: 你们打算什么时候要孩子?

A: 暂时不打算,没考虑这个呢。生孩子很贵的,生不起。

Q: 你们分70后,80后,90后吗?相互之间有代沟吗?

A: 新加坡分generation X, generation Y,相互之间代沟很大的;我和我弟弟之间观念差异不小。

Q: 现在中国一般的女人无论大小都想结婚;她们的恋爱是一定要以婚姻为目标的。新加坡也是这样吗?

A: 不以婚姻为目标的恋爱?怎么可能??对女孩子太不公平了。她做了付出但最后什么都没得到。

Q: 以婚姻为目标,会不会有些功利?

A: 女孩子总是需要保障的,没用办法。

Q: 中国90后很多第三者出现,先声明我是可以接受这一点的,新加坡怎么看?

A: 有一些这样的女人,但决不多;我们及大多数人不能接受。

Q: 新加坡考公务员竞争激烈吗?是否像中国一样几乎成为国考?

A: Civil Servant 竞争不激烈,喜欢去企业工作的多。但Civil Servant 有一种scholarship,竞争异常激烈;属于政府出资让你读书深造,回来后 career 可以说是有了绝对保障。

Q: 新加坡找工作需要学历吗?是否像中国一样没有学历就成为硬伤?

A: 这个不一定的,技术性的工作经验更重要;但管理、政府部门大多直接要求MBA

Q: 新加坡更注重哪个国家的学历?

A: 没有特别注重的,英美的学历很受认可;新加坡有四所大学,学历认可度也高。今年由于和中国的贸易、关系越来越多,中国的学历也流行起来,很多人(包括政府官员)都喜欢去清华、北大拿一个学历,方便以后的工作。

Q: 还和以前一样,你们很节约哦,吃饭不挑豪华场所。见你们我感觉很亲切;现在中国奢侈浪费反而成了一种荣耀,大多数人羡慕奢侈胜过节俭。

A: 你知道吗,新加坡最贵的房子,36 million SGD (1亿5千万人民币)就是被中国人买走的。中国人突然有钱了。

B: 哪有什么钱,贫富差距大,富人有钱没地方花,奢侈浪费而已。

Q: 中国的城乡的贫富差距非常大,基尼系数也很高,新加坡贫富差距很大吗?

A: 有一定贫富差距,但不是那么大的。(感觉肯定比中国小不少)我周围的朋友们不羡慕豪车豪宅,喜欢过自己平静的生活。

Q: 中国全社会现在很拜金,新加坡也是这样吗?

A: 有钱当然好啦。

B: 我还是无法判断新加坡社会是否也那样拜金……

新加坡的平均收入略低于香港;赋税略高于香港,是亚太区第二低的国家(中国是全球赋税第二高的国家)。新加坡物价略低于香港,据说一顿午餐只需3-5新币(15-25人民币),我想所指的应该是套餐式午餐(高档盒饭或快餐),在香港一般需要25-50港币(4-8新币)。

他们夫妻说喜欢平淡的生活,不奢侈,不浪费,很甜蜜,很温馨;羡煞旁人啊。

-2010年7月- 于中国香港

虽然自小就熟读“兵者,诡道也;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但我认为,关键的问题、关键的时刻,诚信是必须坚守的最后底线。这,是我一直所说的“强者思维”——强者,是一定要承担社会责任的。

我一直认为,不能向弱者苛求善良,因为他们连自己都无法保护。但近期炒得沸沸扬扬的唐姓打工皇帝学历等一系列造假,以及北大校友余某在香港出版的《中 国 影 帝 …》一书,暴露了中国强者阶层诚信与善良的缺失。也许,这是中国官商的原罪——若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你就不得不无时无刻不虚伪。

前些天郎咸平与禹国刚在“财经朗眼”中谈到了中国的信托责任问题;我感同身受。美国人的一句话,可以当作一种承诺;但中国人的一句话,你要分析背后到底掩盖着多少欺诈。美国是一个崇尚强者的国度,它诚然有麦道夫式的世纪巨骗;但更有比尔盖茨、巴菲特式的强势善良;而后者是更被美国大众提倡认可的。但在中国,社会上大部分羡慕和认可的是公务员“黑领”们的腐败。

昨与清华校友聊天;七年前在校园时他纵横捭阖上下五千年;而今更多是对体制的抱怨茫然和对体制内的羡慕。他希望去美国,他希望移民;劝我“既从美国回来,就在香港发展,大陆就是这样。”恍惚中,脑海里反复涌现着那句深烙在心底的校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一时间对他我无言以对…… 进一步妄自度之,也许同为校友的胡主席也有类似的无奈吧。

在这一点上,我崇拜北大对自由民主的追求。从柴到余,一些北大的学生先后准备好牺牲做烈士;以小人之心度之,也许他们是在炒作;但即便炒作,扑火飞蛾、填海精卫也让人钦佩万分。

中国贫富的极端分化和社会阶层流动性的停滞,让年轻人丧失了自我奋斗的信心;工作者一心想入体制内,投资者一心去炒房。国进民退在这里已是不容争辩的事实。国进,进在垄断;而不在藏富于民。这,可谓中国之可悲。

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要冷静;当全民都疯狂地做一件事时,我们就要开始做另外的准备。邓小平时代的公务员大下海和朱镕基时代的体制内大下岗,才远去了几年哪?三十年,仅仅三十年!

古希腊神话说,人的眼界是局限的,只能局限于当前当下。我们,要把眼光放远,拨开迷雾见朝阳。中国社会的转型已经开始,金融体制改革迫在眉睫。为这个变化准备吧——风物长宜放眼量!

战术上,可以虚虚实实;战略上,必须坚守诚信

短期内,可以随波而动;长期内,必须坚持自我

中国大陆,适当的时候,会有我的旌旗的。

-2010年7月,于中国香港-

什么是金钱?一般等价物。但在中国,金钱的意义,远远超过一般等价的范畴。

“男人无所谓忠诚,只是受到的诱惑不够;女人无所谓正派,是因背叛的筹码不够。”近来朋友又转给我这条信息,故信重读,感慨良多,喟然长叹,意犹阑珊。

逐步地,我对中国社会慢慢了解了。曾经与朋友打了很多赌,关于社会,关于人性。现在,一幕幕事实向我证明,我全错了。是我把世界想得太理想了?还是我本身只活在我的理想构筑的泡沫之中?

也许我取得金钱太容易了,没办法体会那种世俗的痛苦。一年多前,怀揣着美国梦(美国式的梦想)回国时,想的是母校的校训:自强不息,行胜于言,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在北京,现实的冲击让我又来到香港,在资本主义的土壤中吸取养分。如今,也许我已从幼稚走向成熟,也许我从高尚走向世俗。但无论怎样,我越来越能更好地适应中国这个社会了。

我承认,我爱财,但我更爱向世界证明我的能力。本科毕业在京那会儿,月入余但每天只花十元吃饭;还站在路边找兼职。如今,收入;但我最向往的还是和朋友们吃6毛一串的烤羊肉和4元一碗的炸酱面。朋友说,他长这么大,也从未见过我这么爱财的人。也许,我向往的,不是奢靡,而是李嘉诚霍英东式的奋斗和他们的简朴。这种向往,在我没有达到李嘉诚霍英东的高度时,没有资格来谈论。“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这一字字一句句,也许本只属于贵族,终无法在平民中普及。

虽然,贵族不是奢靡,而是奋斗;但贵族更不是愤青,而是更好地玩转周围的社会。回想中国几千年积累的俗语警句,比如“有钱能使鬼推磨”,又比如“金钱散,人心聚”,无论正面反面,句句皆直指人性。和美国不同,在中国,有钱,若再加有权,那就意味着拥有一切。难怪世人一世都在权钱圈里循环。

这种循环,就是游戏规则。虽然这是一个极为有利的规则,但不知为何,我还是需要一些时间来理解消化它。我不会堕落,但我将按照这个规则重新开始我的游戏。

半年多了,朋友一直用各种方法,让我明白中国社会的游戏规则;现在,除了对他的感谢之外,也有一种淡淡的“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喟然。收起思绪吧,厚德载物,行胜于言。

谁跟我在一起,我就给他荣耀。跟过我的人,我不会亏待;帮过我的朋友,我更会善待。

 

-是为记-

2010年6月于中国香港

前言:

我进入金融业纯属偶然,2009年从美国回到北京时,是怀着一腔热忱回国创业,想在互联网或IT界大展拳脚。无奈金融危机之下,国进民退之时,创业过程一路受阻。当时想,既然眼下最缺的是钱,那就进入一个最赚钱的行业,于是选择了金融业。

 

个人背景:

清华电子系1字班,2005年本科毕业
2005年即入职朗讯,任系统工程师
2007年全奖前往UCLA读统计学硕士
2010年初加入对冲基金。负责模型建立、系统维护以及C++与各种脚本语言上的研发。工作地香港

 

关于对冲基金:

像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一样,金融业之于其他行业的作用不可忽视。金融业是一个充斥着激情与挑战的行业,对冲基金无疑是金融行业领军的代表。在中国大陆,由于金融市场正在逐步放开,2010年4月份伊始,理论上刚刚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对冲。此前,或许有认为最赚钱的是投行的IPO;其实不然,相比于对冲基金,投行的利润少得可怜;了解对冲基金的也许知道,1992索罗斯狙击英镑,1997亚洲金融危机,都与对冲基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10年欧盟为阻止金融危机再次发生,提出遏制对冲基金,在英国的反对下未能实现;由此可见对冲力量之一斑。

2008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很多投行人士纷纷转投对冲,一时间洛阳纸贵。对冲基金始终维持在一个小的规模,比如,投行在亚洲区可能就有几千人,但对冲基金在全球总共也只有几百人;平日所说的对冲基金的大小不是指员工数量,而是指它所管理的资产的总量。Citadel也有投行和商行部,但最出名的还是它的对冲部。这种小规模高利润的模式使得对冲基金的酬劳极为可观:以香港为例,无经验的新人入职年薪港币起;此外,免费三餐食品饮料,免费家属医疗,顶级健身俱乐部,高额退休金,等等福利亦囊括其中。

比起IPO,对冲基金的工作比较轻松。不需各地跑来跑去,时间大致上按照金融市场时间走。比如我们负责香港、日本、韩国、印度和台湾的亚洲市场,工作时间是早7:30(日本与香港有时差)至晚5:00;当然,要适当延长一些工作时间,以便处理邮件和维护系统;至于节假日,由于股市也要休市,所以按惯例休息。

 

个人经历:

2005年本科毕业时,权衡了美国PhD与国内工作后,我选择了后者;于是进入了贝尔实验室(朗讯)。朗讯是一个好的起点平台,宽松的环境,严谨的流程,优厚的薪水与出差补助,领先的技术,友好的氛围。近日,与昔日同事闲聊时,很多人都感叹在社会上晃荡了许久,换了一些工作,最怀念的是朗讯清晰的工作流程与友善的管理氛围。

作为500强的朗讯,其技术的确是全球领先的。朗讯的服务器与对冲基金使用的大同小异;朗讯的系统涉及到与第三方各种系统的集成,这恰好与对冲基金多服务器的结构形成了对应。Citadel美国总部面试我时,听说我曾就职于朗讯,当时面试官的喜悦即溢于言表。

2005-2007,在朗讯工作的两年里,我很开心,虽然只在北京停留了3个月,其余全部在国外出差;但这种经历让我成长。朗讯大大拓宽了我的视野,将我从一个没有出过国门的大学毕业生塑造成有远见并思路清晰的社会人。

2007年,我做技术有些腻了,毕竟,技术领域里,重复性的劳动比较多。脑子有些木了,于是想去学学数学,锻炼一下思维和头脑;反复斟酌之下,选择了一个数学与计算机结合的专业——统计。于是,改行申请美国大学统计系的研究生。

进入UCLA,是我另一个幸运。UCLA的学术水平绝对可称一流,这在我毕业后更有着深刻地体会。2009年末,我在香港大学金融系做研究员,在我第一个金融模型的实现中,全部采用UCLA课堂上老师教授的Optimization方法以及编程语言,关键的部分也是源于我UCLA同学硕士论文给我的提示。如果不是UCLA的学习,我至少还要多花一个月时间查阅资料,编写算法。常有人抱怨,硕士期间没有学到东西,其实不然,这些收获,只有在进入日后的工作中才能体会出来。

UCLA的生活比较悠闲,这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规划,享受加州的阳光海滩,品味美国第二大城市。UCLA在对我价值观念及性格的塑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我在清华的生活是苦行僧一般,四年基本没出过大学校门,附近的颐和园也未曾去过。可以说,清华给我动力,让我不断前行,超越自我;UCLA给我闲暇,让我吸收西方先进的价值观念,进一步塑造自我。这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清华与UCLA,平衡了我的思想与灵魂。

2009年初,我提前完成了硕士学业,申请毕业,准备启程回国。憧憬着在国内创办一家互联网公司,慢慢做起。无奈金融危机与国进民退让我处处受阻。我才发现自己的力量远远比我想象的要小。在中国创业,我还差得太多。于是不得已,我采取迂回的路线。

2009年4月,我进入留学咨询公司,旨在锻炼自己的营销能力。骄人的销售业绩让我自豪,老板也因此准备提升我做上海分公司的负责人。到此,似乎我的人生将走上这条轨迹,但命运在那时一直在不停地在与我开着玩笑,曾经最坚固的堡垒轰然坍塌,由于种种原因,我再一次改变了人生的航向。这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那时,我有些怀念朗讯,怀念美国的生活。人,只有当人生的低谷到来的时候,才发现自身是多么渺小;与原来以为可以掌控一切的自负相比,如今的我是多么的讽刺。收起无聊的思绪,眼下最重要的,是尽快找一份工作。虽然这绝不是因为缺钱,而仅仅是因为周围某些落后与世俗,以及我为周围某些愚蠢做出的让步。

2009的确不是一个找工作的好年景,我对北京各大金融机构的海投,几乎全军覆没。唯一的面试是Citi Group的管理培训生;不知是大陆特殊的环境还是金融危机,让花旗的管培变了味道;对我而言,这成了一个纯粹扯蛋的项目;于是乎我退出。最终的战果,我只是拿到了与金融略为相关的IBM研究院的offer。相隔许久,事后在一位美国同学(已回京,目前就职于CITIC Security)的点解下,我豁然开朗:2005到2009,四年时间足以时过境迁,2005只需投简历就可以在北京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而如今北京找工作竟需要那么多“潜规则”,无怪乎我金融求职全军覆没……

偶然机会,发现网上香港大学金融系招研究员一名,于是报名。2009年底,进入港大做金融建模。

2010年初,完成一个金融模型后,重新网上求职。由于不了解香港的求职网站,只是在google上作了简单的职位搜索。一轮一轮的面试,offer,background check,drug screening;按简历投出时间算,两个月后,我进入Citadel做Quant Developer。

坐在宽敞的办公室里,喝着果汁,嚼着薯片,看着窗外美丽的中环夜景,思绪翻滚。香港,以前从未想过要来到这里,人生的际遇啊,真是无法预计…… Anyway,新的开始,新的征程,努力吧!

 

对冲基金面试及流程:

对冲基金的面试一般来说非常挑剔,而Quant的面试又涉及到各式各样的问题,IQ测试、概率、微积分、线性代数、数值算法、数据结构、编程语言、操作系统、开放问题……无所不包。而后来接触到的猎头们也都和我说,Citadel是业界最成功也最难进入的公司,Citadel的offer,意味着卓越中的卓越。

不得不承认,Citadel的效率非常高,一般的大投行在简历投出一个月后才有HR打电话进来。但Citadel在我简历投出两天后,HR Manager就约我电话面试,主要测试一下English 和 Personality,涉及到 resume question,也测试反应速度。结束时即被告知,would advance me to the next round。我随后给她发了一篇我做的模型的技术文档,并表示感谢。

两天后,去office现场技术面。面试官,即我现在的manager,是一个非常nice的英国人。问了一些简单的C++问题,后又问了一些简单的Python问题和Linux问题。期间好像刻意给我放水一样,我一说"Sorry",他马上给我提示,直到我答出为止。而后,他说"I don’t doubt your math and programming capability, you’re the strongest candidate I’ve interviewed"。

这次面试大出乎我的意料,没有任何IQ、数学、算法、数据结构的问题,仅仅是一些简单的概念考核。与我先前得知的面试内容大相径庭。事后我猜测,也许是我的学术背景,清华 + UCLA?也许是我 Lucent 的工作经历?也许是我发给 HR 的那篇模型技术文档?答案不得而知,一切仅仅是我的猜测。

一周后,美国总部Lead电话面试。Chicago 一位非常 Nice 的中国人打来的,同样,一上来即问:Are you a C++ exprt? 我说当然,C++ 源自 Lucent 的贝尔实验室啊。他笑笑,说"I don’t doubt your ability, just let you know what this job is like, and you see if this is the one you’re after"。之后,就是 resume question。然后谈了谈我在 Citadel 的发展前景,Lead 对我说“以你的背景和水平,希望你能在这里长期工作,以后按照 Lead 来培养”。最后中文对我说春节快乐,他还有一堆的 candidate 要面试;2个星期后,我休假回来时会有结果。

翌日,我发了一封感谢信给HR,HR马上回复说 Lead 非常 enjoy,待我休假回来后和 Trader 进行终面。

我有些疑惑:传说中最难进入的行业(对冲基金)中最难进入的公司(Ciadel)中最难进入的职位(Quant)的面试竟然对我一路绿灯?是香港缺乏人才?还是我实在太强?

不过,从后来与猎头的接触中我深刻地体会到,香港对人才的重视非常之高。相比于北京,人才在香港所受到的礼遇是非常明显的。抑或是香港真的缺乏人才;抑或是北京真的人才过剩;抑或是两地文化的差异。总之,在香港,我更感受到了企业和猎头对人才的尊重和渴求。

春节后,回来和 trader 谈,trader 是一个香港人,言谈之中就能发现他非常非常 smart,而且一丝不苟。也许只有这样才能在对冲行业 Trader 里立足。这次面试,几乎是他在讲,讲对我日后工作的期望和要求。在对冲基金,一切都围绕着 Trader 运转,毕竟他们是真正创造利润的人。我感觉,离成功,不远了。

次日,HR 发信说准备给我发 offer,要我准备 background check 和 drug screening。金融界的 background check 非常严格,从头到脚把你查一个遍。想进入金融界的朋友在做事情时一定要以诚信为本。

一个月后,background check 结束,我入职 Citadel Investment Group。到此,尘埃落定,虽然,这与我回国时创业的目标大相径庭;但至少,令我年入百万的短期目标切实可行。条条大路通罗马,以后有了资本,我再来创业。

-2010年4月于香港-

2009,已滑过指隙,轻轻地,悄悄地。人,聚了又散;事,来了又回。一幕幕,一场场,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2009,风险投资的忽悠让我发现其实自己远远不够强大。创业计划的搁浅让我短期陷入了反思。

2009,留学咨询公司里短暂却骄人销售业绩让我自信自己有能力做好任何事。

2009,金融危机中求职时曲高和寡的艰难让我无奈;我体验了前长辈同事给我的鼓励慰藉,体验了周围近身人带来的世态炎凉。

2009,生命的精灵与我擦肩而过,折戟沉沙的混浊夺走了我的自信;浪涛过后,沉淀下一份坚毅,清醒,和执著。

2009,洛杉矶到北京;自由到束缚,真诚到虚伪,文明到保守,博爱到自私,自我到顺从……当头棒喝的反差与眩晕过后,留下了一份“理性”与“睿智”,夹杂着一份淡淡的哀愁。

2009,造化弄人,一次次求职未果后,不得已拒绝了IBM研究院在内地称得上是极为优厚的待遇和这个曾经“全球最佳雇主”长达2个月的追踪邀请,并离开了北京。我潸然:难道,北京,这个曾经洒满我奋斗汗水的地方,现在离我竟如此之遥不可及?

2009,北京到香港,体验着共产党体制下一张张法轮功的传单,体验着争取全民普选的游行,体验着年轻人反高铁的绝食。虽然这一切暂时尚不能挑起我澎湃的心跳,但在心底,我仍然在为他们呐喊加油。

2009,我对金融模型细小的改进与创新赢得老板的赞赏;自由弹性的工作中,我慢慢地恢复着自信,慢慢地咀嚼着各种金融衍生品,慢慢地品尝着香港金融的优越,慢慢地重新规划着未来。

2009,我对大陆股市的推测和投资得到了证实,80后的朋友因为我投身金融界而考取了“证券从业资格证”。聊股票的时候,他对我说:“上帝给了你这么多礼物,但同时也拿走了你太多的东西”。我喟然:人生真的是公平的。

2009,80后的朋友的爱情观让我重拾了信仰与坚持。我释然:这个世界毕竟还是讲真爱的。但这份真爱,这份执著,也许也仅仅属于敢于挑战与反叛的80后吧:

一辈子/就做一次自己/
这一次/我想给你全世界/
这一次/遍体鳞伤也没关系/
这一次/用尽所有的勇敢/
这一次/什么都不在乎…
只是这一次就够了/
生命再承受不起这么重的爱情/

愿意为你丢弃自尊/放下矜持/
不管值不值/不管爱得多么卑微/
你划定的楚河汉界/我不敢轻易犯规/
爱你爱到永远的妥协/
可以为你哭/为你笑/
可以为你癫狂/为你安静地坐在角落/
你前进/看着你背影/
就足够世界无条件的放晴/
静者恒静/就让我的心安静地守着你/
我愿给你幸福不灭的定理/

你什么也没有说的时候/我只希望你能了解/
就算你走得再远/累了/回头我就在你的身边/
我还会像以前那样坐在篮球场里/在一旁落寞/
只要你记得/我爱你/

2009,太多的生命不可承受之轻,慢慢随波逐流着驶入记忆海洋中遗忘的漩涡。逝者如斯,昼夜不舍。那些不可承受之轻,我们毕竟无法避免选择;但是,我们终不能让那些沉重的“轻”黯淡了圣洁蓬勃的生命之光……

生命之美,在于那份举重若轻的优雅
生命之美,在于那份大浪淘沙后心中的释怀和嘴角的微笑
生命之美,在于那份居高临下的包容——包容到不屑于讲道理,却有一份彻底的理解和宽容。

2009,就这样过去。

—是为记—
2010年1月19日

近来机缘巧合,重读了毛泽东传记,感受诚深;有似迷茫之中看到希望,黑暗之夜见到光明。这么多年,每次读“毛传”都有着不同的感触;也许,这就是伟人的力量吧,能够跨越时空,激励着几代人求索前行。我对毛的个人的崇拜,更是日久弥深。

归留学归国后,在周围朋友的戏谑中,我忝列“精英”之伍。如今,我更深刻地明白,比起“精英”,我差得太远太远;我与“精英”的距离,好似由地到天,遥不可及……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青春少年带着此番豪情意气走入社会,梦想着在前方的未知世界大展身手;无论古今中外,这可谓每一个年轻人人生故事的开端。每一个(法国)士兵,都应怀着将军的梦想;心有多宽,舞台就有多大;取法其上,方能得乎其中。年轻的生命,在这一点开始展开。

然而,社会发展形势的螺旋性,历史前行潮流的反复性,事物演进规律的客观性,必定为每个人生旅途轮流填上高峰与低谷,涂上亮丽与灰暗。毛泽东的低谷有很多:由于不是注册学生,胡适剥夺了他提问的权利;由于不是“海归”,王明给他戴上了“右倾”、“乡巴佬”的帽子;国民党的强势围剿让他不得不走上长征;日军的优势炮火让他不得不选择游击……正是这些低谷,让毛更深刻地学习、思考,练就了豁达大气的心胸,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的雏形。

人生之低谷,不仅是伟大哲学、思想的摇篮,更能让年轻人学会张弛之度、进退之道:人生事业之旅,不能一味地向前冲,某些时候要停下脚步,放低身段;一边欣赏路边的风景,一边静静地等待冬天走过。人生具有强烈的欺骗性:一味前行,貌似在向目标挺进,而实际上只是进入了更多、更大的危险之中,为日后的衰亡覆灭奠定了基础。抛开个人,国家亦是如此,过度扩张往往是强国覆亡之前夕:西西里远征正是强大一时的雅典覆亡的前奏。对人生的低谷,要善待,更要感激——这将是未来一跃冲天的根基。

退,是为图进;屈,是为求伸。在低谷失意之时,若是随波逐流、自暴自弃,那只能通向彻底的失败。伟人之伟大,就在于在黑暗之中仍然坚持理想,迷茫之时仍然坚守希望。落魄时候,仍坚信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梦想;仍保持着“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磅礴。虽然摒弃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少年轻狂,但取而代之的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稳重豪迈。是啊,只要坚持理想,耐心等待,不断提高,终会有云开日现之时。

将一份事业从无到有地开创起来,将一支军队由弱而强地训练出来,将一个国家自下而上地缔造起来。这,可谓成功,“大”成功;可谓伟大,“大”伟大;可谓精英,“大”精英。比起毛泽东的“创业”,眼下社会的创业之难,还算得了什么呢?九牛一毛罢了……

我与“精英”的距离,相差得太远太远;好似由地到天,遥不可及……

我不知道这辈子能不能走到“精英”,但我可以肯定:无论怎样,我不会停下追寻梦想的脚步,不会放弃缩短与“精英”间距的追求。一位位伟人、“精英”,将永远是心底的一座座丰碑,激励引导着前行的步伐!

-是为记-

–2009年3月7日 于中国北京

转眼回国已2个多月了;随着正月十五的到来,我的假期也即将结束——回北京了,开始工作了!
 
回想这两个月,收获颇多;虽有细微之处不尽人意——比如国内外观点、理念的冲突——但总体说来,我还是喜欢国内的环境的。要说事业方面收获,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创业方面
度假时候,突然联系到了一些十多年未见的同学;可谓是我原来交往圈之外的朋友。通过交流,创业的想法更进一步充实、丰富,也更进一步切实可行、符合实际。同时,周围的许多朋友也非常看好公司的前景,有意加入我公司。才汇则业兴,人聚则财旺,此可谓一个好的开端。我此时需要的,是踏踏实实、步步为营地迈开脚步走下去;站稳我的脚根,打稳我的营盘;用勤奋与智慧让一切变为现实。
 
正如清华校训:行,胜于言
 
2)就业方面
08年12月,我在北京就业市场试了试水,为期一周。虽然正处经济危机,但北京的就业机会还是很多的;比较好的是一些管理、市场咨询公司。当时,我在清华BBS上指出两点:一、中国经济危机影响不是特别深;二、09年春天就业形势会好转,一是因为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二是由于一些公司都在春季有招人的习惯。此后,自09年1月始,随着3G牌照的发放,我频繁接到猎头的邀请;就业市场复苏的迹象,可见一斑。
 
我心里对自己有了底:第一,我对趋势的把握还是很准确的,此点可延伸到我创业的判断上;第二,即使短期内我自己的公司难以实现盈利,我也无需为自己的生计担心。如此,创业还有何后顾之忧?
 
3)股市方面
自08年2月始,时有同学朋友与我论起股市;我当时半戏言:别急,等我回去了,股市就开始涨了。结果,股市还算给面子,11月份一小波上扬,春节过后至今已被认定为中期反弹。我也投入一小笔,小得一小笔。
 
我的另一个判断:今年股市不会大涨,将主要以波段为主,但赚钱的机会还是很多的。因为一旦涨幅过大,必然会有众多满腹牢骚的被套基民进行解套,进而导致股市下跌。除非基金公司能采取行动稳定基民资金,否则股市不会大涨。
 
我一直说,任何一个想在社会上崭露头角的人(朝阳之人)都必须接触股市。首先,股市是一个最快、最好的风向标,它可以反映经济形势,反映人们心理,反映社会现象;对股市把握可以延伸为对社会、对趋势的把握。
 
其次,只有在股市里,才能真正知道,人无完人——无论自己是谁,成就如何,也总有失误的时候,也无法做到掌控乾坤。如此,方可做到平常心;有了平常心,才能不断看到自身的不足,不断前行,不断向更高峰挑战,不断超越自我。有平常心方能避免贪婪,方能长思己过、深知己短。长思己过,才能在迷雾中找准方向,不至于行差踏错;深知己短,才不至于让自我无限膨胀而走向希特勒的极端。
 
人生,是一个奋斗的过程,世俗物质是虚的,人生价值是实的;
股市,是人生过程的缩影,金钱数字是虚的,自我认知是实的。
 
-是为记-